日期:2023/06/07 10:11作者:佚名人气:
今天,小集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史上最轻最小,面额最低的纪念币!
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
历史背景
马可·波罗史诗般的中国之旅在数个世纪里,以143种手抄本以及各种印刷本流行欧洲,并且直接导致了14世纪末和 15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甚至20世纪初,在沙漠中旅行的斯坦因,仍然不得不把《马可·波罗游记》作为少数的参考书之一。马可·波罗堪称中古时最伟大(最知名)的旅行家,尽管对于他是否真的到达过中国一直存在争议,但他带来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就发行了这样一套纪念币,它代表着中国人民追寻和谐世界理念,渴望文明交流的美好愿望。这套纪念币中的银币还获得了“世界硬币大奖”中的“最有历史意义纪念币”奖项,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纪念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通过金银币向世界传达了和平交流的信息,而世界也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回应。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走在由马可·波罗所开辟的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接连成功举办充分表明,这条路已经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马可·波罗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也是一套非常经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银纪念币。
正面图案:嘉峪关城楼(1983—0301—Au—10g,同图同例)
“嘉峪关城楼”图稿,在题材性质上归类于“长城”,它是中国现代贵金属币中第一款“长城”图案。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而长城,对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权威货币,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嘉峪关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美誉,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也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嘉峪关城楼作为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又有深刻寓意:马可·波罗翻越帕米尔高原后,先至喀什,再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行走,抵叶尔羌绿洲,继而向至和阗和且末。由敦煌往东行走不远,巍巍嘉峪关城楼,便立在他的眼前。对于长途跋涉且精力耗尽的旅行者,它的出现,给马可·波罗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是激动,还有终于抵达目的轻松。再往前,经酒泉,走张掖,穿宁夏,最终抵达忽必烈夏季避暑行宫上都。从这个角度,嘉峪关城楼实际是马可·波罗抵达中国的标志。
“嘉峪关城楼”图稿设计与雕刻创作,均为沈阳造币厂李小川。嘉峪关东西有“光化”与“柔远”二门,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西门外套筑凸形城墙为外城。外城正中门额为“嘉峪关”,城楼匾额为“天下第一雄关”。可惜,1924年城楼被毁。“嘉峪关城楼”币面取景金币图片素材,是一个略带俯瞰的侧视角度。俯瞰,虽没有高耸之雄,但其外城、内城及瓮城,可尽收眼底;侧视,虽不能目睹壮观之威,但其构造之精巧也能一目了然。具体浮雕制作,上与下又运用不同的雕刻语汇。下,基座,笔力充满男性的深厚与苍劲,虽有曲有折,有起有伏,但整体结构豪放不羁;下,城楼,又以类似女性的细密笔触,或廊或柱金币图片素材,或脊或檐,精巧打磨至通透的立体效果。
配图64:嘉峪关城楼设计稿之一
嘉峪关城楼设计稿之二
嘉峪关城楼设计稿之三
“嘉峪关城楼”正面图案共有两款,依规格大小而分。其中大者,上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为行楷,下缀“嘉峪关”币名为篆书。“1983”年号镌于右侧中端;小者,1克金币与2克银币,与年号相对应的位置,则另镌有面额。小者也是中国现代贵金属币缩微之极。
背面图案:马可·波罗头像、帆船(1983—0301—Au—10g,同图同例)
马可·波罗是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先期接受这一任务的三名设计人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选定了一帧马可·波罗的照片;另一设计素材,选定具有东西方交流等多重象征寓意的帆船,是基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所言的来华路线。最初东方和西方的连接,包括后来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朦潼巨舰、地理大发现等都不无船的形迹,船就是当时东西方交往的无可替代的桥梁。草案在雕刻稿设计时,根据有关领导的意见,将原稿中的头像按一定的比例做了适度的放大;最终定稿的一刻,主管领导建议将底部海水下的一条波折的横线撤下,将海水一波到底,海浪满扩到底部。其意图是为了加强海洋波澜壮阔的景象,使整体构图格局更为饱满更具气势。币值下方的波翻浪涌做成平缓状的浮雕上,加饰表示高低层次的喷砂,使浪花在视觉上产生明暗的反差;币值浮在水波之上,既不夺水波之美,又凸显币值的亮点。显然这一简而化之的局部变动,也成为赢得国际大奖的一个重要因素。该10克金币和荣获1985年“世界硬币大奖”最有历史意义纪念币的马可·波罗15克银币背面图案的设计和雕刻者为同一人。
马可·波罗10克金币设计草图之一
马可·波罗10克金币设计草图之二
马可·波罗10克金币设计草图之三
马可·波罗10克金币设计草图之四
背面图案:马可·波罗头像(1983—0302—Au—1g,同图同例)
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著述的《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欧洲人真正开始知道地球的东方、大洋的彼岸还有个中华古国,应该受益于这本《马可·波罗游记》,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无异是开讲一门新东方历史文化的启蒙课,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13世纪,上天还没有允许照相术的出世,今天的设计师只能尽可能地就手头现有的图片资料进行历史事件的还原。这套币图案上的马可·波罗头像,比起一般资料所见的图像更能为世人所接受。
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选择“马可·波罗”这样一个题材,显然有着深层的考虑――那就是其所蕴含的东西方文明的衔接。金银币将马可•波罗与他伟大的航海探险经历作为诠释主体。长城是中国的象征,而帆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马可•波罗乘着帆船,劈波斩浪走进了古老神秘的东方。从此,中国形象开始正式进入西方文化,并开始日益具体。从天可汗的国度,到大中华帝国,中国的器物、制度、信仰都引发西方公众的好奇和向往,拥有绵长历史、精美绝伦的艺术、无比繁华富庶的东方国度引起了无数西方人的向往与追求。
日本学者三浦友清曾经这样评价:马可·波罗不仅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而且也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上连接中世纪和近代的宏伟的桥梁。这个评价也可以作为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设计上的立意诠释;马可·波罗是开启东西方对话的伟大导师,他和他的航海经历和梦幻传奇代表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马可·波罗东方之旅已经过去70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震撼着人们心灵,激励着人们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取得新的进展。
背面图案:马可·波罗头像、北京风景(1983—0305—Ag—15g,同图同例)
同样是“马可·波罗”的主题,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1992年和1993年分三次发行。权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金属纪念币图录》(中国金币总公司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将其归为一组,1992、1993两个版别,编码后缀括弧年号。1992、1993两个版别的“马可·波罗”,背面图案取材元素为“马可·波罗头像、北京风景”,设计与雕刻者,均为沈阳造币厂的晏井奎。
始于1983,止于1993,前后跨度长达11年的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天马行空,神龙云游,有超凡脱俗的大气。也正因为如此,晏井奎在金银币上表现“马可·波罗”时,无论是形态,还是神情,都有许多细微但仍能强烈感受的变化。
1983版的“马可·波罗”,目光坚定而执着,随头偏向东方,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无尽的向往。10年之后,1992版的“马可·波罗”面世,目光不仅柔和而且慈祥,且调转方向,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念。十年的阅历,十年的磨难,十年的成长,他的性格不再刚烈,身体也随之清瘦,甚至一脸的络缌大胡子,也较之十年前充满张扬的个性。变化的还有领口状如蝴蝶的整齐的领结,微微开启欲向世界倾诉东方神秘国度所见所闻的嘴唇,以及眉宇之间,由东方儒家文化所浸染的为人处世之道。两者相比,1992版的“马可·波罗”,“人”的成分大于“神”的成分,更具有鲜活的色彩。
1993发行的马可波罗5盎司金币石膏初稿
1992年发行的马可·波罗15克银币背面石膏
1992版“马可·波罗”的币面背景,也和1983版的“马可·波罗”相对应,一个是“探秘神奇中国”,背景为行驶于茫茫大海的帆船,交待的是马可·波罗探奇东方之路;一个是“把中国推向世界”,背景是北京城的名胜风景,表现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所见所闻。“北京风景”主要有3大建筑元素,最上的是北海白塔,中间是紫禁城的宫墙以及角楼,下是前门大栅栏。具体表现时,晏井奎又分其为两个独立区域,中间以装饰性流云相隔。流云也有它的寓意:当时的中国,少为世界所知,因此外罩有“东方文明”的神秘面纱,一如币面效果,云里雾里,远在天边。唯一遗憾的是,这3处建筑,都不是元大都风景。其中,北海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紫禁城与前门大栅栏虽早一些,但也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而马可·波罗生于1254年,卒于1324年,他在元大都时,无缘见到这些建筑。
1992版与1993版“马可·波罗”金银纪念币,其正面图案均为常规“国徽”图案。有趣的是,上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为繁体字,而背面图案中的“马可·波罗”却又是简体字。前后繁简不一,也使它成为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发行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规范币之一。
花絮
1983年发行的马可·波罗22克银币,在《世界硬币新闻》杂志和克劳斯出版公司联合举办的“世界硬币大奖赛”中,荣获1983年度世界“最具历史意义纪念币”奖,这也是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的外国题材首获世界桂冠。而1992年发行的马可·波罗5盎司银币,也在《德国钱币》杂志世界硬币十佳1993年度评选中荣获名列第7的优异成绩。同一个主题的两款品种,分获两项世界大奖,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发行史上,也属罕见现象。
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史上,“马可·波罗”创下多个第一:第一款国际题材的金银币;第一款以单元形式亮相的“人物”选题;第一款单一主题,前后12年,分3批发行的金银币。不仅如此,“马可·波罗”还创造了另外3项之“最”:重量最轻(金币1克,银币2克);直径最小(1克金币10毫米,2克银币15毫米);面额最低(1克金币10元,2克银币5角)。
更多关于中华大铜章俱乐部信息及机制币、现代币、纸币、古币、流通币等钱币资讯与行情,请关注中国集币在线微信订阅号。